大风过深州城外

惊沙衮衮日黄黄,不料东风尔许狂。
茅屋捲空留破柱,酒旗吹折剩荑杨。
几家卖饼枯壕畔,一老扶犁大道旁。
为话连年秋潦苦,出车畿甸正输粮。

现代解析

这首《大风过深州城外》描绘了一幅大风过境后的凄凉景象,同时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艰辛。

诗的开头,“惊沙衮衮日黄黄,不料东风尔许狂”,写大风卷起黄沙,遮天蔽日,连东风都变得如此狂暴。这里的“惊沙”和“日黄黄”形象地描绘了风沙的肆虐,给人一种压抑感。

接下来,“茅屋捲空留破柱,酒旗吹折剩荑杨”,写大风过后,茅草屋被卷走,只剩下破败的柱子,酒旗也被吹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杨树。这两句通过具体的事物,生动地表现了风灾的破坏力,让人感受到百姓生活的艰难。

然后,“几家卖饼枯壕畔,一老扶犁大道旁”,写大风过后,百姓们依然在艰难地谋生。几家人在干涸的壕沟旁卖饼,一位老人在大路边扶着犁耕地。这两句通过描绘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最后,“为话连年秋潦苦,出车畿甸正输粮”,写百姓们谈论着连年的水灾之苦,同时还要为国家运送粮食。这两句揭示了百姓在自然灾害和政府赋税双重压力下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风过境后的凄凉景象和百姓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的画面感很强,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