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①三首 其三
天地一何隘,百忧丛此身。
堂堂竟谁有,慭遗痛匪民。
荃草自怀芳,昭质殊未伸。
慢谄务干进,臭味难为亲。
借问景公富,何如原宪贫。
高言著令德,属和希阳春。
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
嘉尚贵自德,得遑福禄臻。
堂堂竟谁有,慭遗痛匪民。
荃草自怀芳,昭质殊未伸。
慢谄务干进,臭味难为亲。
借问景公富,何如原宪贫。
高言著令德,属和希阳春。
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
嘉尚贵自德,得遑福禄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道德品格的追求。诗人感叹天地虽大,却让人感到狭隘,因为世间的种种忧虑压在自己身上。他质疑那些外表光鲜的人,认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值得拥有的东西,反而让人痛心。诗中提到“荃草自怀芳”,意思是像香草一样,虽然不被外界重视,但依然保持着内在的芬芳。诗人认为,真正的品格不在于追求权势和财富,而在于坚守道德。
他通过对比景公的富裕和原宪的贫穷,指出财富并不等同于幸福和高尚。真正的高尚在于拥有美好的品德,像阳春一样温暖人心。诗的最后提到“编年止义熙,于道庶求仁”,意味着要以道义为准则,追求仁德。诗人强调,真正的珍贵在于自我修养,而不是追逐外在的福禄。
总的来说,这首诗提醒我们,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迷惑,应该注重内心的道德修养,追求真正的精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