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窠岭自嘲二首 其一

萝蔓每穿松腹出,葛花都给石根生。
行吟才到山深处,已作吴牛望月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鸡窠岭自嘲二首 其一》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中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自我调侃的情感。下面我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每一句:

1. 萝蔓每穿松腹出,葛花都给石根生。
- 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特有的自然景观。藤蔓(萝蔓)从松树的树干中穿出,就像松树的“肚皮”被藤蔓穿了一样。而葛花(一种植物的花)则生长在石头的根部。这里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不仅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暗示了山中植被的繁茂与生命力顽强。

2. 行吟才到山深处,已作吴牛望月声。
- “行吟”指的是边走边吟诗的样子,诗人刚走到山的深处,就已经发出了“吴牛望月”式的感叹。“吴牛”指的是生活在吴地(江苏南部)的牛,“望月”则是形容它们见到月光时会发出的叫声,这里比喻诗人在山中感受到的凉爽,如同牛儿见到月光时的反常反应。这句通过将自己比作牛儿,表达了诗人身处山中时的独特感受和自我调侃的情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环境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蕴含了自我调侃的情感。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以及对生活的一种幽默态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