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一位叫谢训的先生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的。全诗通过赞美谢训的家学渊源、才学品德,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和离别的不舍。
前四句夸谢训出身书香门第(江门谢家),学问扎实堪比汉代大儒。用董仲舒(董相)、申公两位汉代著名学者作比,暗示谢训此去京城必能像他们一样得到朝廷重用。这里用历史名人打比方,既显得客气,又暗含祝福。
后四句写送别场景:车轮滚滚送行(封轺走送),连戍边的军号(戍角)都惊飞了鸿雁,画面感很强。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诗人说等你走后,我喝酒想你时,不知道你在京城(新丰)会和谁共饮呢?这种朋友间半开玩笑的牵挂,让离别的沉重变得温暖。
全诗妙在:
1. 用"斌斌"(文雅有礼)、"明堂"(朝廷)等雅词显得庄重,但最后用"醉新丰"的生活化场景收尾,庄谐并济
2. 把科举比作汉代举贤良的典故,既抬高了谢训,又显出诗人学识
3. "戍角惊飞碣石鸿"这句,用边塞的号角声和惊飞的鸿雁,把送别的情绪渲染得辽阔苍凉
本质上这是首包装得很高级的"送别加油诗",既有"你肯定能考上"的祝福,又有"我会想你"的友情,还暗含"京城繁华别忘老朋友"的小调侃,展现了明代文人既重礼节又重真情的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