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

浓花有信烦风伯,微雨何缘乞社公。
莫上高楼看柳色,春愁多在暮山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淡淡的春愁,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含蓄的哀思。

首先,诗的开头写“浓花有信烦风伯”,意思是说,繁茂的花朵似乎在向风神传递某种讯息,但风神却显得有些烦躁。这里用“风伯”来比喻自然的力量,暗示着花朵的盛放与凋零都受到不可控的外力影响,给人一种无常的感觉。

接着,“微雨何缘乞社公”一句,微雨轻轻落下,似乎在向社公(古代祭祀的土地神)祈求什么。这里的“微雨”象征着一种温柔的期盼,但“何缘”又透露出这种期盼可能无法实现的无奈。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暗示了人生中的某种无力感和淡淡的忧愁。

然后,诗的后两句“莫上高楼看柳色,春愁多在暮山中”更加直接地表达了这种情感。诗人劝告读者不要登上高楼去看那杨柳的翠色,因为春天的愁绪往往隐藏在暮色笼罩的山中。这里的“柳色”通常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诗人却提醒我们,这种美好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哀愁。“暮山”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忧郁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一种含蓄而深沉的春愁。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无法言说的淡淡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真实又含蓄,使得诗歌充满了魅力。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