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千尺虬形矫矫,四时翠色苍苍。
但见气雄林壑,不知饱阅风霜。

现代解析

这首《题画》描绘了一棵苍劲有力的古松,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松树的精神气质。

前两句"千尺虬形矫矫,四时翠色苍苍"直接勾勒出松树的形象:树干像盘曲的龙一样高大挺拔(虬形矫矫),四季常青(翠色苍苍)。这里用"千尺"夸张地表现松树的高大,用"矫矫"形容它挺拔的姿态。

后两句"但见气雄林壑,不知饱阅风霜"转入更深层的含义。表面看松树气势雄伟(气雄林壑),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经历过多少风霜的考验(饱阅风霜)。这里其实是用松树比喻那些历经磨难却依然坚强的人,暗示真正的强者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表面上是在描写画中的松树,实际上是通过松树来歌颂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用"但见...不知..."的转折,提醒我们不要只看表面的风光,更要看到背后的付出和坚持。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让简单的画面有了更深刻的人生哲理。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