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忧虑,同时也提出了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
首先,“雅颂意久不闻”直接点出了雅颂这种古代诗歌形式已经很久没人提起了。雅颂代表了古代的文化和礼仪,它们曾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
接着,“周孔业将遂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虑。周孔指的是周公和孔子,他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事业长期以来影响了整个社会。然而,现在这些伟大的事业也即将被埋没,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根基正在动摇。
然后,“若要兴减继绝”提出了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这里的意思是,如果我们想要振兴已经衰落的传统文化,重新连接那些即将断绝的文化脉络,就必须采取行动。
最后,“不妨动地惊人”则是鼓励人们采取大胆而有力的措施来复兴传统文化。这里的“动地惊人”意味着采取的行动要足够震撼,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复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描述,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并呼吁人们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振兴和继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呼唤,激励人们为文化复兴而努力。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