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五首 其三 (庚寅)

高士南州磨镜,大夫吴市吹箫。
男儿不妨混迹,何用匡居寂寥。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两个历史典故来表达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高士南州磨镜”讲的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严光,他隐居在南阳,以磨镜为生,不求功名利禄,过着清贫但自在的生活。“大夫吴市吹箫”讲的是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他在吴国都城以吹箫乞讨为生,后来却成为吴国的重要大臣,帮助吴国兴盛。

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真正的男子汉不必拘泥于外在的身份和地位,即使身处底层,也不妨碍他们追求内心的志向和理想。诗人认为,人生在世,不必非要过那种清高孤寂的生活,混迹于世俗之中,同样可以活得精彩。

诗词的核心思想是:人生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内心坚定、志向不改,就能活出自己的价值。这种豁达、随遇而安的态度,正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