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栽竹比遂成林对雨题长句
王猷故是潇洒人,一日不可无此君。
少陵不保破茅屋,必种数竿聊免俗。
我从山家移竹来,正当醉日斸石栽。
比年雨多易成长,新梢戢戢穿檐上。
摇风漾月六十竿,昔时盈尺今踰丈。
晓阴连山收火云,乍爱林响疏疏闻。
七贤六逸随流水,长啸独搴青凤尾。
少陵不保破茅屋,必种数竿聊免俗。
我从山家移竹来,正当醉日斸石栽。
比年雨多易成长,新梢戢戢穿檐上。
摇风漾月六十竿,昔时盈尺今踰丈。
晓阴连山收火云,乍爱林响疏疏闻。
七贤六逸随流水,长啸独搴青凤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喜欢竹子的文人,通过移竹栽植,将自己的生活空间装点得更加清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每一句都表达了什么:
1. “王猷故是潇洒人,一日不可无此君。”
- 这句诗将竹子比喻成“此君”,意指竹子是文人的情趣之一,就像王猷这样潇洒的人,每天都不愿意缺少这种美好的元素。
2. “少陵不保破茅屋,必种数竿聊免俗。”
- 这里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杜甫在茅屋中居住,竹子能够让他免于俗气的环境,增添生活的情趣。
3. “我从山家移竹来,正当醉日斸石栽。”
- 诗人自己从山里移来竹子,种植在自己的居所中。这里的“醉日”可能是指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表明诗人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栽种竹子。
4. “比年雨多易成长,新梢戢戢穿檐上。”
- 每年雨量多,竹子生长很快,新长出的竹子已经长到可以穿过屋檐了。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竹子旺盛的生命力。
5. “摇风漾月六十竿,昔时盈尺今踰丈。”
- 竹子在风中摇曳,在月光下映照,六十根竹子已经从当初的一尺高长到现在的一丈多高。这显示了竹子经过多年的生长,已经变得非常茁壮。
6. “晓阴连山收火云,乍爱林响疏疏闻。”
- 早晨薄云遮住太阳,连绵的山峦遮住了炎热的阳光,突然间听到竹林间清脆的声音。这里的“林响”是竹子随风摇动发出的声音。
7. “七贤六逸随流水,长啸独搴青凤尾。”
- 诗人回忆古代的贤士逸者们,就像竹林七贤一样,他们就像江水一般随波逐流,而诗人独自长啸,举手摘取青竹枝叶,表达了内心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
整首诗主要描绘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力量和美好。竹子不仅是诗人生活的一部分,更象征了高洁的情操和超然的品格。
赵执信
赵执信[shēn](1662~1744)清代诗人、诗论家、书法家。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人。十四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十八岁中进士,后任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二十八岁因佟皇后丧葬期间观看洪升所作《长生殿》戏剧,被劾革职。此后五十年间,终身不仕,徜徉林壑。赵执信为王士祯甥婿,然论诗与其异趣,强调“文意为主,言语为役”。所作诗文深沉峭拔,亦不乏反映民生疾苦的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