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和山

重叠山头一览空,人间天上许谁同。
碧桃杨柳朝含雨,翠竹苍松夜吼风。
钟磬音随香篆杳,修真人与道心通。
红莲碧藕天遗种,元妙原非斧凿工。

现代解析

《登太和山》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临太和山后所见到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到的宁静氛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整体景象:“重叠山头一览空”形象地描绘了登上山顶后,四周群山连绵,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囊括眼底的感觉。这里“一览空”并不是指空旷,而是说视野开阔到极点,给人一种壮丽的视觉感受。

2. 自然之美:“人间天上许谁同”表达了诗人对太和山景色的赞叹,认为这里的人间美景和天上的仙境不相上下,无人能及。这里的“天上”不仅指天上的仙境,也象征着超越人间的超凡脱俗。

3. 四季变换:诗人通过“碧桃杨柳朝含雨,翠竹苍松夜吼风”两句,展现出太和山四季变换的自然美。早晨,碧桃、杨柳含着雨露显得生机勃勃;夜晚,翠竹、苍松在风中发出的声音如同吼叫,生动地勾勒出山间不同时间的自然景象。

4. 宗教氛围:“钟磬音随香篆杳”描述了寺庙中的钟磬声与香烟袅袅升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仿佛进入了精神和宗教的世界。

5. 自然与道心:“修真人与道心通”进一步阐述了太和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也是修行人悟道的理想场所。这里的人不仅与自然和谐共处,还能达到心灵的宁静与超脱。

6. 自然造物之奇:“红莲碧藕天遗种,元妙原非斧凿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造物的赞美,认为太和山上的红莲与碧藕是自然造就的奇迹,自然之美无需人工雕琢,本身就是最完美的艺术品。

综上所述,《登太和山》通过对太和山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超脱心灵的和谐统一。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让读者感受到了山间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心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