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秀才

昼弄朱曦夜弄蟾,知他何处地行仙。
殿前昔奏三千字,腰下曾缠十万钱。
得句直疑无李白,草书真个过张颠。
有时兴发临风舞,饮似长鲸吸百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华横溢、狂放不羁的文人形象,用生动夸张的比喻展现了其洒脱豪迈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昼弄朱曦夜弄蟾"用太阳和月亮作比喻,说这人白天和太阳嬉戏,晚上和月亮玩耍,暗示他超脱世俗、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地行仙"指人间仙人,突出其不同凡响的气质。

中间四句用具体事例展现其才华:曾在皇帝面前洋洋洒洒写下三千字文章,腰包里也曾有过巨额财富;写诗时自信得觉得李白都比不上,写草书时狂放得超过唐代"草圣"张旭。这些夸张描写凸显了主人公的非凡才情和傲人气度。

最后两句最精彩:兴起时就迎风起舞,喝酒时像鲸鱼吞吸海水般豪饮。这两个画面感极强的比喻,把人物豪放不羁、纵情任性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这个在风中起舞、举杯痛饮的狂士形象。

全诗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集才情、财富、艺术造诣于一身,却又不受世俗约束的理想化文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中"三千字"、"十万钱"、"长鲸吸百川"等夸张数字和比喻,既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也展现了诗歌浪漫主义的特色。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