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蒯亚卿墓

司空高冢几春秋,麋鹿今来垄上游。
黄土自埋修月斧,沧江谁补济川舟。
松风入夜哀偏切,露草侵晨泪尚流。
莫道荒碑终泯灭,遗功应有史官收。

现代解析

这首《过蒯亚卿墓》是一首凭吊古人的诗,表达了对已逝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功绩的敬仰。

诗的开头提到“司空高冢几春秋”,司空是古代官职,这里指的是墓主人蒯亚卿。诗人感叹这座高大的坟墓已经经历了多少春秋,时光流逝,曾经的英雄如今只剩下这座坟冢。

接着,“麋鹿今来垄上游”描绘了墓地的荒凉景象,麋鹿在坟地上游荡,暗示了墓地已经被遗忘,昔日的光辉不再。

“黄土自埋修月斧,沧江谁补济川舟”这两句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墓主人的功绩。修月斧和济川舟都是比喻,修月斧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才能,济川舟指的是救世的能力。诗人感叹,这些才能和能力如今都被埋没在黄土之下,再也没有人能像墓主人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

“松风入夜哀偏切,露草侵晨泪尚流”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哀思。夜里的松风声让人感到悲伤,清晨的露水像是为墓主人流下的泪水,进一步渲染了凭吊的悲凉氛围。

最后,“莫道荒碑终泯灭,遗功应有史官收”是诗人的坚定信念。尽管墓碑荒废,墓地被遗忘,但墓主人的功绩不会被历史遗忘,史官会记录下他的功勋,传颂后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和对墓主人功绩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历史的信任,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将情感与景物融为一体,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又有生动的画面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