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然的河边晚景图,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竹窝河畔漫勾留,弹月桥边夕照收"像两个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是诗人在竹林环绕的河边随意漫步,第二个镜头切换到夕阳下的弹月桥,落日余晖渐渐消失。两个画面通过"漫勾留"的闲适感自然衔接。
后两句"流水声谐琴筑韵,尽饶幽趣付閒鸥"用声音打开新维度:流水声像古琴和筑(古代乐器)的合奏,这份天然的音乐全部留给悠闲的水鸥欣赏。这里把流水声比作高雅音乐,却又说水鸥才是知音,形成有趣的反差,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全诗妙在"以小见大":通过一条普通小河、一座小桥、流水声和水鸥这些寻常景物,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特别是最后"付閒鸥"的构思,既写出鸥鸟的自在,也暗含诗人向往闲适生活的心境,读来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