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张建宁的应和之作,表达了对友人品格才华的赞美和深厚情谊的珍惜。
前四句夸赞张建宁的风采:说他像被贬下凡的仙人般文采飞扬,在天地间自由洒脱地生活。穿着官服(银章朱绂)承受着特殊恩宠,却像乘着香木船(桧楫兰舟)渡过大河般从容不迫。这里用"谪仙"和"济巨川"的比喻,既显其超凡脱俗,又赞其处世能力。
中间两句用典故说情谊:先以唐代薛氏三兄弟比作他们友情的珍贵,再用汉代疏广、疏受叔侄急流勇退的典故,暗示张建宁淡泊名利的贤德。通过古今对比,突出友人的难得品质。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感叹知心朋友本就不多,而他们从孩童时代结下的情谊竟能延续到老年。一个"曾无几"道尽人生知己难求的感慨,"到莫年"三字则饱含对这份跨越时间长河的友情的珍视。
全诗用典自然,比喻生动,在赞美友人时既展现其才情风骨,又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真挚情谊,读来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那种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