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覆雨翻云,纷纷轻薄何须说。
眼见儿曹富贵,灰消烟灭。
百事有隆还有替,一毫无玷原无缺。
把浊醪、粗饭任吾年,看豪杰。
也莫羡,炎如热。
也莫笑,凉如雪。
自扫雀罗门巷,世情都隔。
借问东华尘与土,何如南浦风和月。
报山涛、不用问嵇康,交情绝。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作者看透世态炎凉后的豁达心境,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先讽刺现实——开篇就用"覆雨翻云"形容人情反复无常,说那些趋炎附势的轻薄行为不值一提。眼看着年轻人追逐富贵,最终都会像灰烬般消散。这里用"灰消烟灭"四个字,把富贵荣华的虚幻本质说得特别透彻。

中片展现超脱——接着用对比手法说人生规律:万事都有起落("有隆有替"),但内心的清白完整才最重要("无玷无缺")。然后画出一个潇洒形象:喝着粗酒吃着淡饭过日子,冷眼旁观那些所谓的"豪杰"。这里"浊醪粗饭"的朴素生活,反而衬托出精神的高贵。

下片彻底放下——直接劝人别羡慕炙手可热的权势,也别嘲笑落魄的处境。用"自扫门前雪"的典故,表示要主动远离世俗纷扰。最后用两个强烈对比:京城(东华)的尘土不如乡野(南浦)的风月,就像山涛和嵇康绝交的典故,表明要与功利世界划清界限。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爱谁谁"的硬气:你们争你们的富贵,我守我的清白;你们笑我清贫,我看你们可笑。这种用朴素语言表达的骨气,比直接骂人更有力量。特别是结尾用历史典故收束,就像当面摔下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读来特别痛快。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