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其三 夫人阁四首

新煮青筠稻米香,旋抽独茧薄罗光。
剩堆雕俎添崖蜜,争作轻衫荐寿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贵族家庭的精致生活场景,充满节日氛围和富贵气息。

前两句写食物的讲究:用新鲜竹筒(青筠)煮出的稻米饭香气扑鼻,厨师们快速抽出一层层薄如蝉翼的丝绸般光滑的独茧面(一种高级面食)。这里用"旋抽"二字生动展现了厨师娴熟的手艺。

后两句写宴席的奢华:餐桌上堆满雕刻精美的食具(雕俎),还添加了珍贵的崖蜜(野生蜂蜜)。人们争相换上轻薄的夏衣,举起酒杯祝寿。通过"剩堆"和"争作"的描写,把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用"稻米香""薄罗光""崖蜜""轻衫"等富有质感的意象,调动读者的嗅觉、视觉和味觉感受,展现了宋代贵族端午宴饮的雅致生活。特别是"独茧薄罗光"这个比喻,把高级面食的轻薄透亮形容得像蚕丝织就的罗纱一样,既形象又风雅。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