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在古老寺庙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知足常乐、内心坦荡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养拙甘沉默,萧条古寺间"直接点明主题:主人公甘愿保持质朴本性,安于寂静,在冷清的古寺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养拙"不是真的笨拙,而是选择保持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中间四句是生活场景的生动写照:"中心无所愧"展现坦荡胸怀;"在世有馀闲"体现知足心态;"梦钓鸥边雪"用钓鱼、鸥鸟、白雪勾勒出超脱尘世的画面;"钟鸣枕上山"将寺庙钟声与山景融为一体,营造出空灵意境。这两句特别巧妙,把梦境与现实、声音与景象完美结合。
最后两句"徘徊幽兴熟,何处不开颜"是点睛之笔:因为已经熟悉了这种幽静生活的乐趣,所以走到哪里都能保持愉悦心情。这传递出一个深刻的生活智慧——快乐源于内心满足,不在于外在环境。
全诗语言朴素却意境深远,通过古寺、钟声、鸥鸟、雪山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最打动人的是诗人那种完全接纳当下、享受简单生活的智慧,这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尤其值得品味。
释绍嵩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