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詹事遂初亭

青山缭神京,佳气溢芳甸。
林亭去天咫,万状争自献。
年多嘉木合,春晚馀花殿。
雕阑留戏蝶,藻井语娇燕。
退食鸣玉珂,友于此终宴。
钟鼓乐清时,衣冠集群彦。
朝市尘得侵,图书味芳远。
纷华虽在眼,道胜安用战。
初心良已遂,雅志由此见。
何事江海人,山林未如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理想居所,展现了作者对闲适高雅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环境描写(前八句):用"青山环绕京城,芳草地上飘着好闻的气息"这样通俗的句子,描绘出遂初亭优越的地理位置。亭子离天很近(夸张说法),各种美景争相展现。多年的好树木长在一起,春天尾声还有花朵点缀。雕花栏杆边有蝴蝶玩耍,彩绘天花板上燕子呢喃,用这些小动物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2. 生活场景(中间六句):写官员们下班后("退食"指下班)在这里聚会,佩玉叮当作响。在这个太平盛世,文人雅士们穿着体面地聚在一起。城市里的灰尘沾不到这里,只有书香飘远。虽然眼前有各种繁华景象,但内心平静不需要刻意抗拒诱惑。

3. 人生感悟(最后四句):直接点出主题——在这里实现了最初的心愿("遂初"就是达成初心),高雅的情趣得以展现。最后用反问句收尾:为什么那些漂泊江湖的人,还不能实现归隐山林的愿望呢?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同时隐隐透露出对奔波劳碌之人的同情。

全诗用大量具象的描写(蝴蝶、燕子、雕栏等)营造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空间,通过对比"朝市"的喧嚣,突出了这个亭子作为精神净土的珍贵。最后点明主旨:在繁华中守住本心,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诗中"初心""雅志"等词,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