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五首① 其一

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
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苏轼模仿朋友王元直的风格写的六言诗,借古讽今表达对两种人生态度的看法。

前两句"仲子霣霜杀草,风流无地寄言"用比喻手法:仲子(古代贤人)像寒霜摧残野草般严苛自律,但这种清高作风反而让他失去传播思想的机会。"风流"指才情,"无地寄言"是说没人听得进去。

后两句"王君攀鳞附翼,礼义端能不骞"写王元直的选择:像龙鳞凤翼般追随明主(可能指苏轼),但坚守的礼义道德并未因此坠落。"攀鳞附翼"看似贬义,实则是说在现实中灵活处世。

全诗精髓在于探讨知识分子的处世之道:既不要像仲子那样过分清高而孤立,也不必因依附权势就放弃原则。苏轼用对比手法,通过两个历史人物展现了中国文人"外圆内方"的智慧,既保持骨气又能发挥作用。这种思想对现代人在职场社交中如何保持自我也有启发。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