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准提庵老梅行
白沙江村有老梅,百年劫灰余枯荄。春风一夜忽鼓动,玉笋旁迸千枝开。
天地有心试冰雪,龙蛇偶蛰惊霆雷。今人争绕月观树,往日谁踏僧廊苔。
廿四桥边万花海,我无暇去翻远来。名姿往往寄幽独,相赏故不从尘埃。
疑是仙人萼绿降,返魂自得真香催。惜无酒酹花前杯,参横月落人空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古老梅树在春天重新焕发生机的景象,并通过对比今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提到江边的老梅树,经历了百年风雨,仿佛被岁月遗忘,只剩枯枝。然而,春风一夜之间唤醒了它,枯枝旁竟然迸发出无数新芽,仿佛玉笋般晶莹剔透。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神奇。
接着,诗人用“天地有心试冰雪,龙蛇偶蛰惊霆雷”来形容梅树的复苏。天地似乎在考验它,而梅树却像蛰伏的龙蛇,在雷霆中惊醒,展现出它的坚韧与美丽。这种比喻不仅赞美了梅树的生命力,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挑战。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比了今昔。如今人们争相欣赏花海,却很少有人像过去那样踏足僧廊,感受那份幽静。诗人提到自己无暇远行,却对这株幽独的梅树情有独钟,认为真正的美往往存在于不为人知的角落。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疏离,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诗人将梅树比作仙人降临,认为它的香气是返魂的真香,象征着重生与希望。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在花前饮酒,只能眼睁睁看着梅树在月光下孤独绽放,最终空手而归。这种无奈与遗憾,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株老梅树的描写,赞美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喧嚣的疏离,以及对内心宁静与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细腻,充满了对生命、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曾燠
(1759—1830)江西南城人,字庶蕃,号宾谷。乾隆四十六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工诗文。有《赏雨茅屋集》,又辑《江西诗征》及《骈体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