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斋居使院遥望北镇十二韵
碣石三韩外,扶桑万国东。
幽营分地险,青冀接天崇。
华盖垂垂秀,芙蓉片片工。
六重纷掩抱,定位屹当中。
平冕疑群帝,桓圭俨上公。
生成思擘画,巧绝叹鸿濛。
望秩存虞典,随刊省禹功。
晚霞舒叠浪,斜照贯晴虹。
沧海萦襟带,恒山配阙宫。
神光终古在,岳祀至今同。
芝检传王命,瑶函启薄躬。
斋心尘壒外,始儗蹑苍穹。
幽营分地险,青冀接天崇。
华盖垂垂秀,芙蓉片片工。
六重纷掩抱,定位屹当中。
平冕疑群帝,桓圭俨上公。
生成思擘画,巧绝叹鸿濛。
望秩存虞典,随刊省禹功。
晚霞舒叠浪,斜照贯晴虹。
沧海萦襟带,恒山配阙宫。
神光终古在,岳祀至今同。
芝检传王命,瑶函启薄躬。
斋心尘壒外,始儗蹑苍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广宁斋居远眺北镇山时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追思。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用"碣石""扶桑"等地理名词勾勒出宏大的空间背景,展现北镇山雄踞东北、俯瞰万国的气势。接着用"华盖""芙蓉"等比喻形容山势如华盖垂落、如莲花绽放般美丽。
2. 中间部分转入历史联想:
- 看到山形如帝王冠冕、大臣玉圭,联想到古代帝王祭祀的场面
- "虞典""禹功"等典故带出对大禹治水等历史功绩的追忆
- 晚霞如浪、阳光如虹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
3. 结尾转入个人感受:
- 面对永恒的山岳,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 "斋心"二字点明自己正保持斋戒的虔诚心境
- 最后以"始儗蹑苍穹"的想象收尾,表达出想要追随古人、亲近天地的向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空间上从远及近,时间上由古至今,形成立体画卷
2. 将实景描写与历史典故自然融合
3. 在庄严的山水面前,展现谦卑而崇高的宗教情怀
4. 语言既有"垂垂秀""片片工"这样生动的叠词,也有"神光""岳祀"等庄重用语,刚柔相济
普通读者可以重点感受:
- 对大山那种既威严又秀美的双重描写
- 看到古迹时产生的"穿越感"
- 在宏大景观前自然产生的敬畏之心
- 最后那个想要飞向苍穹的浪漫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