啖栗 其二

山果经时觅,溪亭便坐餐。
日斜双涧暮,雨过一林寒。
丛刺刳金弹,重衣剥翠纨。
女筐携不尽,还向树头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采摘栗子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野趣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诗人寻找山果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寻觅,终于在溪边亭子里坐下来享用。这里"经时觅"暗示了采摘的不易,"便坐餐"则透露出随性自在的山野之乐。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环境:夕阳西下,两条山涧笼罩在暮色中;雨后树林透着寒意。这两句通过"日斜"、"雨过"的时空变化,营造出清幽的山林氛围。接着描写剥栗子的动作:用尖刺划开带刺的外壳("丛刺刳金弹"),像剥开层层锦衣("重衣剥翠纨"),"金弹"、"翠纨"的比喻既形象又雅致。

最后两句最有趣:姑娘们的篮子装不下所有栗子,还忍不住抬头望着树梢——这个细节既表现丰收的喜悦,又留下意犹未尽的余味,让人仿佛看到少女们嬉笑着仰头张望的活泼场景。

全诗就像一组山间纪录片镜头:从寻果、赏景到剥食,最后定格在少女们欢快的特写上。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寻常的采栗活动写得妙趣横生,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质朴乐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