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正月早春时游览崇圣院的闲适心境,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和谐之美。
首联"春早禅扉静,长廊得恣行"开门见山:初春的寺院大门静谧,长长的走廊可以让人自由漫步。这里用"静"和"恣行"的对比,既写出寺院的宁静氛围,又透露出作者放松自在的心情。
颔联"小诗同胜事,前辈复高情"是点睛之笔:写首小诗记录这美好经历,追忆前辈们的高雅情怀。说明作者不仅享受眼前景致,还在与古人进行精神对话。
颈联"松密窗窗碧,泉多步步清"用生动的叠字描绘景物:茂密的松树让每扇窗户都映着碧色,随处可见的泉水让每一步都伴着清响。这两句对仗工整,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尾联"吾师谢无逸,埽地过平生"借景抒怀:我的老师谢无逸,一生就像扫地这样简单度过。这里用扫地这个平凡动作,暗含禅宗"平常心是道"的哲理,赞美了简朴生活的境界。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却通过春日寺院的寻常景物,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小诗"与"扫地"的意象尤其动人,说明美好不在远方,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读完让人感受到一种放下烦恼、回归本真的智慧。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