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紫海之河南

分袂青门岁暮时,梅花一树正参差。
君携襆被寻嵩室,我愧文章替左司。
杖上酒钱原自少,袖中书刺欲何之。
大梁风雪频怀古,应有𡰥门监者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周紫海前往河南时所作,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抒发感慨,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人生思考。

前两句写离别场景:岁末寒冬,在城门边与好友分别,此时梅花开得正盛,枝头花朵高低错落。梅花常象征坚韧品格,这里既点明时节,又暗含对友人品格的赞美。

中间四句是情感核心:
- 你带着行李去嵩山寻访古迹("嵩室"指嵩山名胜),而我惭愧自己文章写得不好,难以像唐代诗人韦应物(曾任左司郎中)那样出色。
- 我手头拮据("杖上酒钱少"指钱袋空空),连请你喝酒的钱都不够;你袖中带着名帖("书刺"即名片),不知要去拜访谁。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清贫的生活状态和真挚的友情。

最后两句展开想象:你到了开封(大梁),面对风雪一定会怀想历史人物。这里用"𡰥门监者"的典故(指战国隐士侯嬴,曾看守大梁夷门),暗示友人此行能遇到懂他的知音,也暗含对友人清高品格的认可。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梅花、风雪等意象营造出清雅意境
2. 通过"钱少""愧文章"等真实细节展现文人生活
3. 将离别愁绪转化为对友人的祝福,情感含蓄而深厚
4. 巧妙运用历史典故,让简单的送别有了文化深度

诗人没有直接说"舍不得你走",而是通过描写生活窘迫、对比古人、想象友人未来等方式,让离别之情更显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