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十三

枯木寒灰,铜崖铁壁。
春到无痕,春归无迹。
桃花红,李花白。
明眼人前,一场狼藉。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人生真相的深刻观察。

前四句用"枯木""寒灰""铜崖铁壁"这些坚硬冰冷的意象,描绘冬天万物凝固的状态。但春天到来时没有痕迹,离开时也不留踪迹,说明自然的变化是无声无息、不可捉摸的。

后四句突然转向鲜艳的色彩:红艳的桃花,雪白的李花。但在"明眼人"(看透世事的人)看来,这绚烂的景象最终不过是一场"狼藉"(杂乱无章的残局)。暗示表面的繁华终将归于虚无。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对比强烈的意象(枯木vs鲜花)展现自然轮回
2. 通过"无痕无迹"强调变化的不可掌控
3. 最后点破繁华表象下的本质,带有禅宗"看破虚幻"的智慧

诗人用极简的画面告诉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看清事物无常的本质。就像看一场花开花落,热闹过后终归平静。这种对生命透彻的观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