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在康乐园中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主人的洒脱性情。
前四句写景:露水打湿的竹梢像玉器般清脆碰撞,云层间透出的新叶泛着嫩绿。亭子前是像碧绿琉璃般的大片荷塘,雨后的荷花干净得像刚洗过澡。这里用"鸣玉""琉璃"等比喻让画面既清新又贵气。
后四句写人:主人洒脱地说"客人来了不迎接别见怪",因为他觉得徐徐清风就是老友相伴。此时主人正醉卧酣睡,连酒壶都倒空了。这种不拘礼节的慵懒姿态,反而透露出真性情。
全诗妙在把普通午睡写得充满诗意:雨后的荷塘是天然空调,清风替代了客套的寒暄,醉眠成了最风雅的待客之道。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率性的文人,在夏日荷香中享受最本真的生活乐趣。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