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题《春江朗抱图》

我心骀荡,写江南、便是怡人春色。
水自空明山自秀,两岸疏花繁叶。
村径幽回,渔舟静泊,几处秧歌彻。
暖莺争树,东风拂煦三月。
此乃心画心声,古来今往,妙谛殊难说。
我有曝忱何得献,说也痴迷迂阔。
虹墨斑斓,散毫苍远,匋缶清腴发。
大千一勺,纵横万象能答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独特感悟。

上片用明快的笔调勾勒江南春色:开篇直抒胸臆,说画江南春色能让自己心情舒畅。接着用"水空明、山灵秀"的对比,配合两岸花叶的点缀,像电影镜头般展开画卷。随后三个特写——弯曲的村路、停泊的渔船、回荡的秧歌,让静态的山水有了人间烟火气。最后用黄莺争树、春风拂面的动态描写,点明这是三月的温暖时节。

下片转向艺术思考:先提出"画为心声"的传统观点,但马上说这种奥妙难以言传。接着自嘲地表示,自己满腔热情却不知如何表达,说出来怕人觉得迂腐。但笔锋一转,用"彩虹般的墨色""洒脱的笔触""陶器般的质朴"来形容画作特色,最后豪迈地说:虽然只是大千世界的一小部分,但通过自由创作,能回应世间万物的美。

全词妙在将看得见的春景与看不见的艺术感悟完美融合。写景时像用画笔点染,谈艺时又带着手艺人般的诚恳,最后落笔在"以小见大"的艺术真谛上,让人看到画家对创作的热忱与谦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