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萼梅歌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馀,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誇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现代解析

这首《绿萼梅歌》通过对比不同时代梅花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梅花品格的赞美。

诗歌开头用两个历史典故做对比:北宋宣和年间艮岳的绿萼梅,最终随着王朝衰败被烧成灰烬;南宋时钱塘聚景园的梅花,也因战乱而消失。诗人用这两个例子说明,再美的花也敌不过时代的动荡。

但诗人笔锋一转,说造物主还是留下了人间这一种清瘦的梅花。这里的"山中佳人"把梅花比作高洁的隐士,说它"清似水",赞美它纯净的品质。诗人虽然没亲眼见到花,但通过读诗就能想象出它的风姿。

接着诗人提出一个有趣现象:这梅花本该在寒冬开放,现在却在九月(农历秋季)就开花了。他用大庾岭(岭南)和四明山(浙江)相距千里却都早开作对比,感叹地气变化就像车轮转动,从南到北影响了植物的习性。

最后诗人用梅花与九月开放的梨花、杜鹃对比,劝诫梅花要保持本色。他说梅花本该"花如白玉枝如铁",不该随波逐流改变本性。最后一句"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是点睛之笔,告诫梅花不要为了赶时髦而失去本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对梅花品格的期许——在世事变迁中保持清高本色。这其实也是在说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要守住内心的操守。诗人用梅花早开这个反常现象,暗喻世人随波逐流的浮躁心态,这种借物喻人的手法非常巧妙。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