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火祀大辰十二首 其二 降神用《高安》

(黄钟为角)火星之躔,有烨其光。
表于辰位,伏于戌方。
时和岁稔,仁显用藏。
告尔万民,出纳有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古代祭祀火星的场景,语言庄重又充满画面感。

开头“火星之躔,有烨其光”用简单的话说,就是火星在天空中运行,闪耀着明亮的光芒。诗人通过“烨”这个字,让人仿佛看到火星璀璨夺目的样子,充满神秘感。

接着“表于辰位,伏于戌方”是说火星在辰时(早晨)出现,在戌时(傍晚)隐没。古人观察天象,认为火星的运行有规律可循,所以用“表”和“伏”这两个字,既准确又生动。

“时和岁稔,仁显用藏”这两句是说,如果天时和谐,庄稼丰收,火星的“仁德”就会显现;如果年景不好,它就会隐藏起来。这里把火星拟人化,赋予它“仁”的品质,反映了古人“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天象和人间祸福息息相关。

最后“告尔万民,出纳有常”是祭祀者对百姓的告诫:火星的运行有固定规律,人们的生活也要遵循自然法则,比如农耕、作息都要顺应天时。

整首诗把火星的运转、古人的祭祀和百姓的生活联系起来,既展现了古人对天象的敬畏,也传递了顺应自然、珍惜丰收的朴素智慧。语言简洁有力,画面感强,让今天的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祭祀文化的庄严与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