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日诏立皇嗣感赋 其二 (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作)

先皇遗恨鼎湖弓,世及家传总大公。
谁误礼经争继统,妄拚尸谏效孤忠。
弟兄共托施生茑,男子偏迟吉梦熊。
片纸病中哀痛诏,前星翘首又移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写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主要反映了光绪皇帝立嗣风波中的复杂情感。全诗用通俗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皇位继承问题的看法。

前两句用"鼎湖弓"的典故(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时留下的弓箭),暗指先帝去世时的遗憾。作者认为皇位世袭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有人却错误地按照礼制来争论继承问题。

中间四句批评了那些为立嗣问题死谏的大臣,把他们比作缠绕树木的寄生植物(施生茑),又用"梦熊"的典故(古人认为梦见熊是生男孩的吉兆)讽刺这些人急于确立继承人。最后两句描写光绪皇帝在病中下诏立嗣,但新立的太子很快又被废黜(移宫),表达了作者对政局动荡的忧虑。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宫廷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既有对传统礼制的维护,也有对政治现实的无奈感叹。诗人用"共托施生茑"这样的形象比喻,让普通读者也能直观感受到那些攀附权力之人的嘴脸。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