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惠州蓝广浩书法集(戊寅)

白鹤峰前路,坡翁杖屦过。
森疏星散夜,流变水生波。
天骨今谁得,奴书渐苦多。
因思吾子力,回日试挥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朋友蓝广浩的书法集所写的题词,借古喻今,表达对书法艺术的思考。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前四句用苏东坡的典故开篇。"白鹤峰"是惠州名胜,传说苏东坡曾在此漫步。作者想象着月光下东坡拄杖走过的身影,如同星光洒落水面般自然流动——这里暗喻书法应当像东坡那样有随性洒脱的气韵。

中间两句转入对当下书法的批评。"天骨"指书法中天生的神韵风骨,作者感叹当代人写书法过于追求形式("奴书"指机械模仿),失去了内在精神。用"苦多"二字点出这种刻意模仿的弊端。

最后两句落到蓝广浩身上。"回日挥戈"借用鲁阳公挥戈退日的典故,称赞朋友在书法创作中展现出扭转时弊的力量,暗指他的书法能突破流俗,重现古人风骨。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在批评时弊的同时,用"星散夜""水生波"等清新意象,勾勒出理想书法的境界——既要有东坡般的自然洒脱,又要具备力挽狂澜的革新精神。最后对朋友的期许,也包含着对书法艺术本质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