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出自《读史六十四首》的第三十一首,是对古代一位官员的评价。让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
首句“弦歌小邑最风流”,这里的“弦歌”是指古代的教化方式,即用音乐和教育来治理地方。“小邑”指的是一个小城或小镇。这句话大意是说,这位官员在治理一个小城或小镇时,用教化的方式让这个地方最显得风流倜傥,充满文雅和美好的风气。
第二句“一令宁输督八州”,这里的“一令”是指一名县令,而“督八州”则指的是统领八个州的地方高级官员。“宁输”意味着哪怕他不是最高的一级,但他的治理能力也不输任何人。这句话是在称赞这位官员虽然职位不是最高的,但治理能力同样出色。
第三句“强使名贤附华胄”,意思是这位官员努力吸引那些有名望的贤士,让他们成为他的家族成员。“强使”表达了这位官员为此付出的努力,而“华胄”则是指有才德、有声望的人。这句话是在赞美这位官员有远见,愿意让有才德的人加入他的家族,增强家族的实力。
最后一句“泉明地下亦包羞”,这里的“泉明”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包羞”有忍受耻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连陶渊明这样的文学大家,如果活在今天,也会被这位官员的作为感动,甚至觉得有些羞愧,因为这位官员的行为和品质都超过了陶渊明的期望。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的赞美,展现了他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对贤才的尊重,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他行为和品质的高度认可。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