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房仪凡枢部兴公尊先生也甲申之变以忧愤而卒 其二

龚胜不爱死,范粲不苟生。
古来志节士,历久弥坚贞。
貂蝉座上客,徒羡朝槿荣。
淹忽随腐草,一死鸿毛轻。
皎皎司马节,百世流芳声。
祀公以俎豆,易公以嘉名。
高风激千古,兴彼顽懦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赞美了一位名为房仪凡枢部兴公尊先生的高尚品德,赞扬了历史上那些坚守节操的英雄们。下面试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析:

开头两句“龚胜不爱死,范粲不苟生”,拿古代两位名士龚胜和范粲为例,说明他们不轻易放弃性命,也不轻易接受不义之利,体现了他们崇高的道德品质。

接着“古来志节士,历久弥坚贞”,进一步指出像龚胜、范粲这样的志节士,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坚持和忠诚更加显现出坚不可摧的品质。

随后提到“貂蝉座上客,徒羡朝槿荣。淹忽随腐草,一死鸿毛轻”,意思是那些身居高位、身穿貂蝉的人,只是羡慕像朝槿花一样短暂的荣华,这样的荣华很快就会过去,就像腐草一样转瞬即逝,轻如鸿毛。

“皎皎司马节,百世流芳声”则是以司马迁为例,赞美他高尚的节操,他的名声能够流传百世,就像皎洁的月光一样。

“祀公以俎豆,易公以嘉名”表达了诗人对房仪凡枢部兴公尊先生的崇敬,认为他的品德应该被后人纪念和传颂,他的名字应当被赋予好的名声。

最后,“高风激千古,兴彼顽懦情”强调了房仪凡枢部兴公尊先生高尚的行为和品德对后人的激励作用,能够让那些懒惰和懦弱的人受到鼓舞,激励他们去追求更好的品德和行为。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赞美了房仪凡枢部兴公尊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意志,同时也鼓励人们要有坚定的节操和道德追求。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