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赵子实 其六

双泪天山洒翠微,生憎鸿雁入关飞。
望乡空上昭君墓,一片牛羊共夕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画面感极强。

前两句"双泪天山洒翠微,生憎鸿雁入关飞"用生动的意象表达思乡之苦:游子在天山脚下流泪("翠微"指青翠山色),泪水仿佛洒在山间。他看见大雁飞入边关,却心生怨恨——因为大雁能自由飞回家乡,而自己不能。这里用"憎"字不是真的恨大雁,而是强烈反衬出自己无法归乡的痛苦。

后两句"望乡空上昭君墓,一片牛羊共夕晖"转向更苍凉的场景:游子登上王昭君的坟墓眺望故乡(昭君是远嫁匈奴的著名历史人物,暗示着离乡的永恒悲剧),却只看见夕阳下成群的牛羊。这个画面既壮阔又寂寥,夕阳中的牛羊本应是宁静的田园景象,但对思乡者而言,却更凸显了与家乡的遥远距离。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大雁"和"昭君墓"两个经典意象,把个人乡愁升华成永恒的人类情感
2. "牛羊共夕晖"的结尾画面留白,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说不尽的惆怅
3. 通篇没有直接说"我想家",但通过流泪、憎雁、登高、望乡四个动作,把思念写得淋漓尽致

就像现代人看见高铁驶向家乡方向会心酸,诗中游子看见大雁、牛羊时的心情,今天的异乡打工人也能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