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为引子,抒发了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感慨。
首句“天涯花信误心期”写的是:原本期待花开的美好时刻,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花期。这里的“花信”可以理解为花期,也暗指人生中期待的美好事物。诗人用“误心期”表达了一种遗憾和失落。
第二句“狼藉残红只往时”描绘了花瓣凋零、满地残红的景象。曾经的绚烂已成过去,只剩下狼藉的残花,暗示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挽回。
第三句“怪底小怜浑不睡”突然转向人物描写,“小怜”可能是诗人的侍女或亲近之人。她深夜不睡,似乎在为某事烦恼。这里的“怪底”有“为何”的意思,诗人对她的不眠感到疑惑。
最后一句“夜深惆怅梦周师”点明了“小怜”不睡的原因——她在梦中思念“周师”(可能是她敬仰或爱慕的人),醒来后倍感惆怅。诗人借“小怜”的惆怅,进一步烘托出人生中美好易逝、思念难平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结合人物的情感变化,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悟。
晁说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晁说之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