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年隐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简朴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生死观。
诗中前两句"天亦知予懒是真,莫年乞与自由身"直接点明主题:老天都知道我天性懒散,晚年只求做个自由人。这种自嘲式的开篇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毫不做作的真诚。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隐居生活:在东浦泛舟时有白鹭相伴,在北窗午睡时有黄莺唤醒,野花插满头放肆饮酒,草屋虽小却因知足而忘记贫穷。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情趣,白鹭、黄莺、野花等自然意象的运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闲适与快乐。
最后两句"死时是处堪藏骨,不用要离更作邻"最为豁达:死后随便哪里都能埋骨,不必刻意与古代名士要离做邻居。这表现出对死亡的超然态度,也暗含对世俗追求身后名的讽刺。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个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作者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真正的自由在于心灵的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条件。这种生活态度对现代人如何面对压力和欲望,仍具有启发意义。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