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其五 (壬戌)
朔风吹飞雁,南望天无极。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
明知寒已至,去此将安适。
衡阳不可度,漳川宁可息。
引领见云中,关塞奔直北。
湑湑赤棠道,采采首山侧。
秋高稻粱肥,胡不奋归翼。
群飞夺孤往,何况栖水国。
君子念乱离,欲行行未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大雁南飞的画面,同时暗含了诗人对乱世的忧虑和无奈。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诗的开头写北风呼啸,大雁南飞,诗人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心中充满惆怅。他知道寒冬将至,大雁必须南迁,但又能去哪里呢?衡阳太远,漳川也不适合停留。这里诗人以大雁自比,暗示自己在乱世中无处安身。
接着诗人抬头望见北方的云彩和关塞,思绪飘向远方。他想象着赤棠道上草木繁茂,首山脚下景色宜人,秋高气爽,稻谷丰盈。既然南方如此美好,为何大雁不奋力飞回呢?这里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大雁只能成群结队地飞行,孤独的个体难以生存,更何况是栖息在水边的鸟儿。诗人借此比喻乱世中个人的渺小和无助。最后诗人直接抒发感慨:君子虽然心系乱世,想要有所作为,却总是难以实现。这既是对时局的无奈,也是对自己命运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大雁南飞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在动荡年代的忧患意识和无力感。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