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邓司徒游神乐观登醴泉亭韵二首 其一

不学修真访羽仙,曾将词赋奏甘泉。
画龙可致千峰雨,养鹤还谋二顷田。
厌听南音歌乐府,笑持野蔌荐宾筵。
追思四老同游日,倏忽于今十五年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十五年前与友人同游神乐观的感怀之作,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首联"不学修仙访道士,曾把文章献皇帝"用对比开篇——自己不走求仙问道的路,而是选择用才华报效朝廷,展现了务实的人生态度。

颔联"画龙能招千山雨,养鹤还需两顷田"最见巧思:前句用"画龙致雨"的典故暗喻自己曾有济世之才,后句却转折说如今只求温饱(古人养鹤需要田地收入支撑)。一虚一实之间,道出从抱负远大回归平淡的心路历程。

颈联"听腻了宫廷音乐,笑着拿野菜待客"通过生活细节,生动表现作者远离官场后的闲适:不再迎合权贵,反而在粗茶淡饭中找到真趣。

尾联"想起四位老友同游,转眼已过十五年"突然把时间拉长,用"倏忽"二字道尽时光飞逝的怅惘。当年同游的挚友,如今可能已散落天涯,简单数字里藏着深厚友情。

全诗妙在将人生不同阶段浓缩成画面:青年时的抱负(献赋)、中年时的能力(画龙)、晚年时的淡泊(养鹤),最后用十五年光阴作结。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既怀念青春热血,又珍惜当下平静,这种复杂情感古今相通,正是打动人心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