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社二三诗僧

花坛仙梵毕,拂石坐秋吟。
语到新方止,思于静始沉。
江烟寒入寺,野吹夕疏林。
此际伤离急,云山落远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僧在秋日傍晚的禅意生活,以及他内心淡淡的离愁。全诗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首联"花坛仙梵毕,拂石坐秋吟"像电影开场:僧人做完诵经功课,拂去石凳落叶坐下吟诗。这里"仙梵"指诵经声,"秋吟"点明季节,也暗示心境如秋天般清冷。

中间两联用细腻的笔触勾勒环境:诗人谈到新领悟的禅理便停下("语到新方止"),思绪在寂静中沉淀("思于静始沉")。接着镜头拉远,江上寒雾漫入寺院("江烟寒入寺"),晚风吹拂疏朗的树林("野吹夕疏林"),这些景物都带着秋日的凉意。

尾联"此际伤离急,云山落远心"突然流露情绪:看着云雾缭绕的远山,思念之情突然涌上心头。"云山"既是实景,也象征难以抵达的远方,而"落远心"三字巧妙把飘远的思绪具象化。

全诗妙在"静中有动"——表面是坐禅吟诗的静态场景,内在却包含思绪的流动:从诵经到吟诗,从悟禅到思友,最后所有情绪都化作望向远山的目光。这种由外而内、由静到动的写法,让简单的场景有了丰富的层次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