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端式上人十咏 其十 (四库本作冰)春溪水

春水冰欲开,傍岸已微释。
鱼寒未动鳞,兽渡时有迹。
篙师畏割舟,敲拉碎圭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溪水解冻的生动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自然趣味。

前两句写冰雪初融的景象:溪水表面的冰层开始松动,靠近岸边的冰已经微微化开。诗人用"欲开"二字让冰层像门帘一样有了动态感,"微释"则精准捕捉到冰面边缘融化的细节。

中间四句通过动物反应展现春寒料峭:鱼儿因水温低仍僵卧水底,兽类过河时在未完全融化的冰面留下脚印。这里用"未动鳞"突出鱼的静止状态,与"时有迹"形成动静对比,既写出春寒的威力,又暗藏生命即将复苏的迹象。

最后两句通过船夫的小心翼翼侧面表现冰的锋利:撑船人怕冰割坏船底,敲碎冰面时冰块像玉器碎片般飞溅。"圭璧"的比喻既写出碎冰的晶莹剔透,又暗示自然造物的珍贵。

全诗就像一组春日特写镜头,从冰面、鱼兽到船夫,每个画面都充满初春特有的矛盾感——既有残冬的寒意,又涌动着春的生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季节交替时那种微妙的生命力。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