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谣

边军苦,边军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几斗仓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尽将易卖办科差,颗粒那曾入锅釜。
官逋私债还未足,又见散银来籴谷。
去年籴谷揭瓦偿,今年瓦尽兼拆屋。
官司积谷为备荒,岂知剜肉先成疮。
近闻防守婺川贼,尽遣丁男行运粮。
老弱伶俜已不保,何况对阵临刀枪。
宛宛娇儿未离母,街头抱卖供军装。
闾阎哭声日震地,天远无路闻君王。
君不见京师养军三十万,有手何尝捻弓箭。
太仓有米百不愁,饱食且傍构栏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边疆士兵和老百姓的日子太苦了,而京城里的军队却过着享乐生活。

前半段像纪录片一样拍下边军惨状:
1. 当兵后悔:士兵们恨自己生来就是当兵的命,军粮都是发霉掺沙的陈米,根本没法吃。
2. 层层剥削:领到的粮食要拿去换钱交税还债,最后锅里一粒米都不剩。
3. 家破人亡:去年卖瓦片抵债,今年只能拆房子。官府说要存粮防灾,结果跟剜肉补疮一样让百姓更惨。
4. 强迫运粮:连老人小孩都被抓去运军粮,婴儿被当街卖掉换军费,到处是哭声。

后半段突然切换到京城画面:
- 京城养着30万"花瓶兵",这些兵连弓箭都不会用
- 粮仓堆满大米,他们整天吃饱了就去逛妓院

最扎心的是结尾对比:
- 边疆:百姓哭喊声震天,但皇帝根本听不见
- 京城:士兵们把粮仓当自助餐厅,吃完就去玩乐

这首诗像用手机拍了两个对比视频发朋友圈:一个拍边疆地狱模式,一个拍京城度假模式。不用说什么大道理,光是摆出这两个画面,就让人看清了当时社会的荒诞和不公。老百姓在生死线上挣扎,而吃皇粮的却在挥霍享乐,这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对比,到今天看依然震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