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小巧玲珑的山水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造景的独特见解。
诗的第一句“涌岫跳峰尺许宽”,用“涌”和“跳”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小山和山峰的动态美,虽然它们只有“尺许宽”,但依然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种小巧的山水布局,给人一种精致而灵动的感觉。
第二句“坐看云雾起岩间”,则通过“坐看”这一动作,展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云雾从岩石间升起,仿佛给这小山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朦胧的美感。这种自然景象的变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第三句“九疑荒远巫阳崄”,提到“九疑”和“巫阳”,这是两处著名的自然景观,分别以其荒远和险峻著称。作者在这里用它们作为对比,暗示了真山的壮丽与险峻。
最后一句“未必真山胜假山”,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作者通过对比,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真山虽然宏伟,但假山经过人工的精心设计和布局,同样可以展现出独特的魅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不输于真山。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造景的平等看待,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小巧的山水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工造景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是大自然中的壮丽山川,还是人工精心设计的小景,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和欣赏。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