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沿江而下的旅途见闻和心情变化,充满生动的画面感和真实的情感。
前四句写江上风光:春光明媚中,彩绘的船在水面摇晃,江水的倒影仿佛浸透了整片天空。浪花随着潮水急速奔涌,船桨划出的漩涡在水面形成圆圆的痕迹。这里用"摇""浸""急""圆"等字眼,把动态的江景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能看见波光粼粼的水面和行船的轨迹。
后四句转向旅途感受:为躲避江风靠近岛屿停泊,向岸边人家打听沿途治安。想到前路艰险不禁忧愁难解,索性放声高歌、借酒醉眠。这里通过"避风""防寇"的细节,展现古代行旅的真实困难;而"高歌醉眠"的洒脱,又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豁达的态度。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旅行vlog:既有航拍般的壮阔江景,又有特写般的行船细节;既记录实际遇到的困难,也展现随遇而安的心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真实感——不刻意美化旅途,也不过度渲染愁绪,只是平静地呈现"在路上"的日常片段,反而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