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遣怀 其三

爱山不在山,田歌非知田。
古尝有此语,吾宁不谓然。
猿鹤文或移,沮溺心相关。
山林与钟鼎,天性各所便。
古有独行士,九十常饥寒。
矧余东冈陂,自守乃不坚。
连年复衰疾,览镜非朱颜。
亲旧半怛化,自顾良独难。
行归秉我耒,犹及秋风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对隐居生活的真实感受,既向往田园的闲适,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的矛盾心理。

诗人开头就说"喜欢山不一定非要住在山里,会唱田歌也不代表真的懂种田",用大白话拆穿了很多人附庸风雅的假清高。他承认自己就像古代隐士一样,心里住着向往自然的猿猴野鹤,但身体却还惦记着世俗生活。

中间部分特别实在:有人天生适合当隐士,有人注定要混官场,就像古代有个穷得吃不上饭还坚持独行的老头。而诗人自己呢?在东山坡盖了房子想隐居,结果发现根本坚持不下去——连续生病、照镜子发现自己老了、亲朋好友也走了大半。

最后他做了个很生活化的决定:趁着秋风起之前,还是回去种地吧!这个结尾特别接地气,把那种"想隐居又放不下现实"的纠结,转化成了"不如先干点实事"的豁达。全诗就像在和我们聊天,用种田、照镜子这些日常小事,把文人那点"想装清高又装不下去"的小心思写得特别可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