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酬赠陈海门留宴
勾芒御春阳景熙,明庶神风原野披。
簇簇卿云千顷合,霏霏濡露百荣滋。
黄堂琼枝直挺秀,郎署华精参列宿。
陈蕃后裔八闽豪,制锦鸣琴来海凑。
海凑频年氛祲多,夷舲血战翻鲸波。
积阴寒谷思回暖,喜见贤侯曳佩过。
仁风乍扇化已浃,品物昭苏元祚协。
履端介祉启芳辰,燕寝香凝动欢颊。
双瞳顾我若平生,柏酒殷勤相向倾。
已沾玉馔方圆溢,复听华梁歌吹盈。
坐眷兰心挹芳馥,文德悬知覃蔀屋。
共推小范甲兵胸,载展士元骐骥足。
嗟予濩落卧江滨,年年椒颂向谁新。
甘棠蔽芾徵邻壤,海上长歌不老春。
簇簇卿云千顷合,霏霏濡露百荣滋。
黄堂琼枝直挺秀,郎署华精参列宿。
陈蕃后裔八闽豪,制锦鸣琴来海凑。
海凑频年氛祲多,夷舲血战翻鲸波。
积阴寒谷思回暖,喜见贤侯曳佩过。
仁风乍扇化已浃,品物昭苏元祚协。
履端介祉启芳辰,燕寝香凝动欢颊。
双瞳顾我若平生,柏酒殷勤相向倾。
已沾玉馔方圆溢,复听华梁歌吹盈。
坐眷兰心挹芳馥,文德悬知覃蔀屋。
共推小范甲兵胸,载展士元骐骥足。
嗟予濩落卧江滨,年年椒颂向谁新。
甘棠蔽芾徵邻壤,海上长歌不老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旦时节与友人陈海门欢聚宴饮的场景,充满对新春气象和友情的赞美。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开篇写景(前四句)
用"春阳""神风""卿云""濡露"等意象,描绘元旦时节阳光和煦、春风拂野、云霞绚烂、露水滋润的生机勃勃景象,为全诗奠定欢快基调。
2. 赞美友人(中间八句)
通过"黄堂琼枝""华精参列宿"等比喻,称赞陈海门如挺拔的玉树、闪耀的星辰般出众。特别点明他是东汉名臣陈蕃的后代,如今来到海滨为官,在战乱频仍的海疆("夷舲血战"暗示抗倭)施展才能,给百姓带来温暖希望。
3. 宴饮欢聚(随后八句)
生动描写宴席场景:主客举杯共饮柏叶酒(古人认为可辟邪),品尝精美菜肴,聆听梁上歌乐。用"双瞳顾我若平生"传神刻画友人亲切的目光,表现知己相逢的喜悦。
4. 抒怀言志(结尾四句)
诗人自比"濩落"(葫芦)表达闲居江滨的淡泊,但通过"甘棠蔽芾"典故(周朝召公仁政的象征),暗赞友人政绩。最后以"海上长歌不老春"作结,将宴饮之欢升华为对永恒春光的美好祝愿。
全诗特色:
- 善用典故却不晦涩,如"小范甲兵"暗指范仲淹的军事才能,"士元骐骥"用庞统的千里马比喻人才
- 画面感强烈,从自然风光到宴席细节都栩栩如生
- 情感真挚,既有对时局的关切("频年氛祲多"),更有对友情的珍视
- 结构严谨,由景及人,由宴及志,层层递进
这首诗通过元旦欢宴这个生活片段,展现了明代文人既关心民生疾苦,又追求精神超脱的双重品格,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