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杪明州纪事三叠秋兴韵八章 其五

肃夜狼烟缭四山,蚩尤旗卷大河间。
待摧交阯安铜柱,悔泄春风度玉关。
有饷已穷千户粟,何辞上慰九重颜?
燕然勒字非侥倖,投笔吾思定远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场景,表达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牺牲精神。

前两句用"狼烟四起""蚩尤旗卷"描绘战火蔓延的紧急态势。"蚩尤旗"是古代战旗,暗示战争激烈。三四句写将士们立志要在南方边境(交阯)建立功勋,同时后悔让敌人(春风暗喻敌军)突破了边关(玉关)。

五六句写即使粮饷耗尽、百姓困苦,将士们也誓死报国,不让君王担忧。"九重颜"指皇帝的面容。最后两句用"燕然勒石"(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后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和"投笔从戎"(班超放弃文职从军立功)的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抱负。

全诗充满豪迈气概,通过战场景象、历史典故和直抒胸臆的结合,展现了古代军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