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钱塘江

临安秋早发,罗刹片帆开。
来岸青龙见,惊涛白马来。
速归频问驿,学赋敢言才。
渺渺江南思,那堪朔雁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天清晨从临安(今杭州)出发,乘船渡过钱塘江时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生动,画面感强,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象,又流露出诗人复杂的心情。

首联"临安秋早发,罗刹片帆开"点明时间地点——秋天的临安清晨,诗人乘着小船出发。"罗刹"指钱塘江的汹涌波涛,暗示航行的危险。

颔联"来岸青龙见,惊涛白马来"用比喻手法写江景:对岸青山如青龙盘踞,江中巨浪像白马奔腾。一静一动,形成强烈视觉冲击。

颈联"速归频问驿,学赋敢言才"转入心理描写:诗人急着赶路不断打听驿站,又谦虚地说自己不敢夸耀文才。透露出奔波中的焦虑与自谦。

尾联"渺渺江南思,那堪朔雁哀"情景交融:望着浩渺江水心生愁绪,北方飞来的大雁哀鸣更添伤感。用雁声烘托游子的羁旅之愁。

全诗亮点在于:
1. 比喻新颖(浪如白马、山似青龙)
2. 动静结合(静的山与动的浪)
3. 由景入情(从壮阔江景转到细腻愁思)
4. 末句以雁鸣收尾,余韵悠长

诗人通过渡江见闻,巧妙表达了旅途中的急切、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淡淡的思乡之情,能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行旅的真实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