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平叔游无为山诗韵

夙嗜一丘壑,誓言苦难践。
梦踏西山云,陟降原复巘。
世纷不可耐,道根日以浅。
永愧龛中定,三叹涕如霰。
君从柯山来,行尽蜀山险。
不惮屐齿蜡,恣襞兰亭茧。
毫端花五色,优昙时一现。
翛翛尘外趣,历历眼中见。
人生欢会少,抟沙随手散。
何以慰瞻思,英词展黄绢。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赞美了友人超脱尘世的情趣。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六句)写作者内心的矛盾。他从小就痴爱山水("夙嗜一丘壑"),但现实生活的责任让他难以实现游山玩水的愿望("誓言苦难践")。只能在梦中神游西山("梦踏西山云"),现实中却深陷世俗烦恼("世纷不可耐"),感觉自己的修行越来越浅薄("道根日以浅"),为此感到惭愧和伤感("永愧""三叹涕如霰")。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转而描写友人。这位从柯山来的朋友("君从柯山来")不惧蜀道艰险,穿着木屐走遍群山("不惮屐齿蜡"),像王羲之写《兰亭序》那样纵情山水("恣襞兰亭茧")。他的文笔绚烂多彩("毫端花五色"),偶尔展现出佛家所说的优昙花般难得的才华("优昙时一现"),身上带着超然物外的气质("翛翛尘外趣"),这些特质都真实可感("历历眼中见")。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抒发人生感慨。诗人感叹人生欢聚太短暂("人生欢会少"),就像捏沙一样容易消散("抟沙随手散")。为了慰藉思念之情("何以慰瞻思"),只能通过阅读友人留下的华美诗篇("英词展黄绢")来寄托情怀。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踏云梦游"的想象对比"深陷尘世"的现实,生动展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 通过"木屐""兰亭"等典故,把友人塑造成一个超逸洒脱的文人形象
3. "抟沙"的比喻既新颖又贴切,形象道出人生聚散无常的怅惘
4. 最后以"读诗寄情"作结,留下余韵,让读者也能感受到文字带来的慰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