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以道上人住常州王潜泉别业

茫茫野水接秋天,载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岂无闲宇宙,吴中别有好林泉。
田丰绿荠桃晨雨,爨老红萝闭夕烟。
早晚亦归王戴邑,溪房相对鹭鸶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开喧嚣、前往常州一处幽静别院的生活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

开篇用“茫茫野水接秋天”勾勒出开阔的秋日水景,僧人乘着载满月光和蘋花的小船离去,画面空灵纯净。这里用“蘋花”和“月”的意象,暗示主人公超脱尘世的气质。

中间两联通过对比强调隐居之地的美好:世上并非没有清闲之地,但吴中(常州一带)的山水林泉格外宜人。具体描写中,“绿荠田”“桃晨雨”展现清晨雨露滋润的田园,“红萝老灶”“闭夕烟”勾勒傍晚炊烟袅袅的静谧,一晨一暮之间,充满朴素的生活气息。

最后诗人表达对归隐生活的认同:总有一天自己也要像以道上人一样,回到这样溪水环绕的住所,与白鹭相伴而眠。“鹭鸶眠”这个结尾画面尤为巧妙,既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暗含“闲适自在”的深意。

全诗通过水路送别的场景,将自然景物与隐逸情怀相结合,语言清新如白话,却营造出悠远的意境。诗中“闲宇宙”“好林泉”等表述,传递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古人“逃离都市、回归自然”的永恒主题。

释行海

释行海(一二二四~?)(生年据本集卷上《癸酉春侨居无为寺归云阁以十五游方今五十为题信笔十首》推算),号雪岑,剡(今浙江嵊县)人(同上书《归剡》)。早年出家,十五岁游方,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住嘉兴先福寺。有诗三千馀首,林希逸选取其中近体二百馀首为《雪岑和尚续集》二卷。事见本集林希逸跋。释行海诗,以《雪岑和尚续集》抄本为底本,校以日本宽文五年(一六六五)刻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