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神秘的陵墓景象,充满悠远的历史感。
前两句"无事攀髯托杳冥,陵原常与暮山青":诗人闲来无事,抚须远望幽深的天空,看到陵墓所在的原野永远与傍晚的青山相伴。这里用"攀髯"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诗人沉思的状态。
后两句"佳城郁郁自千古,未解人间有藏经":这座郁郁葱葱的陵墓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但它并不知道人间还藏有珍贵的经书。诗人用拟人手法,让陵墓有了"未解"的思考能力,暗示陵墓虽然古老,但对人间的智慧仍一无所知。
整首诗通过陵墓与青山的永恒相伴,与人间短暂智慧的对比,表达了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的渺小。诗人站在陵墓前,既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体会到人类知识的局限,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和哲思。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面对古老遗迹时的复杂心绪。